根據IT之家 3 月 23 日消息指,美國太空初創公司Relativity Space所推出的「人族一號」 (Terran 1) 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當天再次失敗。
據了解,在北京時間3 月 23 日 11 時 25 分,「人族一號」運載火箭在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 LC-16 嘗試點火起飛,一級工作正常,二級發動機卻因提前關機未能成功啟動,沒能完全形成推力,導致發射失敗。
這是人類第二家公司嘗試發射液氧甲烷(即天然氣)運載火箭。此前,我國藍箭航太公司(LANDSPACE)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(ZQ-2)在 2022 年 12 月 14 日實現液氧甲烷火箭首次發射,但火箭未能入軌。
這次是今年至今全球航太發射第四次失敗,其中美國失敗了三次,而日本則失敗一 次。
「人族一號」運載火箭高 33.5 米,直徑 2.2 米,被稱為是全球首枚3D列印火箭,也是目前世界上嘗試軌道飛行的最大 3D 列印物體,包括發動機在內,火箭 85% 的組成部分由 3D 列印而成,且大部分零件可以回收。
它的推進劑採用液氧甲烷,第一級共有 9 個 Aeon 發動機,第二級配有 1 個 Aeon Vac 發動機,LEO 運力 1.25 噸,發射一次定價為 1,200 萬美元,每公斤載荷的發射價格不到 1 萬美元。
不過「人族一號」此前已經進行過兩次嘗試,但最終未能點火升空。
據說Relativity Space 已經在研發 Terran 1 的後繼產品,這是一種更大的、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列,稱之為 Terran R。
迄今為止,該公司已經憑藉 42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超過 13 億美元的資金,它將在加利福尼亞州設有總部和工廠, 在密西西比州設有發動機測試設施,在佛羅里達州設有發射場。